“建党百年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6-24 作者:社会科学报

 

  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讲话。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不仅具有对外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还拥有国内一流的国际传播平台、杰出的智库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刚刚召开的中共上海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又提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并作了重要部署。

 

  6月23日下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文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上海市莘庄工业区联合主办了“建党百年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全球影响力与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构”“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确立与认同”“上海城市形象国际推广”等核心议题,就国际传播的平台和能效、话语体系构建、互联网科技赋能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陈圣来主持会议,并代表主办单位阐述研讨会主题。陈圣来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将国际传播上升到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上海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领跑者和讲好可信可敬可爱中国故事的最佳故事员,上海应该有这样的时代意识和使命担当。在国际传播中要注意从现代语境、国际表达和市场博弈三方面全面发力,致力提高上海国际文化的叙事能力和传播能力,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上海市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明华认为研讨会的举办响应了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的重要精神,上海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丰富经验,上海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关注并全方位展现城市软实力,闵行希望与社会高端智库、专家、高校形成更为紧密的链接和互动,合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让全世界能够看见闵行、了解上海,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国。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在致辞中肯定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正当其时,体现了上海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的引领作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家对外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在对外传播中注意梳理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优势、制度优势和价值观优势,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新媒体资源和海归人才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做好节庆活动、文化产品、文艺演出等中国品牌,传播中国价值观,建好对外宣传中国的窗口。

 

  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国际传播的多重重要意义,并提出国际宗教交流中需要注意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的相互补充;需要加强宗教智库与国际话语权建设,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总体布局、基础性研究和对外宣传、交流;重视新兴媒体的国际传播力,重视民间传播效果;重视对外宗教交流的战略规划和制度创新,并建立关于中国国情和现状的系统性对外翻译的长效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研究员认为全球化以来城市竞争已进入锐化阶段,硬实力是初阶段生产要素,软实力就是高阶段的生产要素,通过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提供加速器的作用。在后疫情出现的逆全球化态势中更要讲好中国故事;端正讲好中国故事的姿态,以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精神促进和平、友好大国形象塑造。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荣跃明研究员认为,新冠疫情以来,对外文化交流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话题。对外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依托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性、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还需要深耕国际化经营,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展示,同时需要发挥数字化产业优势,重视新媒体对国际传播格局的影响,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注重用生动的细节、故事唤起情感和文化的认同感而非简单的价值输出。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聚焦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话语建构,他以莫言作品的成功译介为例,认为近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已经比较成熟,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要摒弃纯文学思维、重视政治因素,也要培养市场思维;对外译介和对内译介都要在为我服务的理念下进行,要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认为,中华文化世界化需要战略规划与具体方法的和谐互补,既要从战略高度精准设计,还要针对不同国情,着眼长远、实现科学发展;国际文化传播具有天然的排异性,文化分歧是常态,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基于特殊性讲述共同性,兼容并包,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舆情、文化差异的体察做到细致入微,并采取差异性策略,讲生活化的中国故事,有意识地消除中国偏见论,创造一个积极的世界中国形象。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依据上海国际文化传播的经验和综合优势,以日本与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国家为例,指出需要针对传播对象的不同文化背景优化区域布局,开发多样模式,并结合数字经济以及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顶级国际会展等国家对外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更多文化贸易和文化传播的新业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际文化室主任任一鸣研究员认为,国际文化传播需要注重传播效果,效果是对能力的检测,因此需要在共同的审美基础上,寻求和拓展中外话语融合的话语策略,在此过程中,传播者的文化融合背景也很重要,还可以从文学、心理学、传播学等方面,关注受众场域和受众群体的研究,开展国际传播效果的评估,从认知、心态、行为方面建立评估体系,纠偏补漏,使国际传播真正做到以传播效果为导向。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教授胡雪桦认为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是学界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代文化人的时代责任,国际文化传播需要特别关照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胡雪桦教授以自己担任导演的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京剧《霸王别姬》纽约大都会演出版等为例,指出国际文化传播在内容上需要精心设计,突出民族特性同时还要在人类精神的更高格局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文化传播在形式上需要注重叙述语言结构和不同语境传播内容的转化方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明,总结《西厢记》《渔光曲》《马路天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早期上海电影的国际传播成功经验,指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对艺术作品艺术成就,和对具有共通性的人性与情感的并重。结合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及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所面临的选择困境,对提升中国电影对外传播能力提出建议。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要以对方理解、接受和能够认同的方式,通过对话式的双向交流让国际受众“听进去”;就艺术表演而言,要落实从以创作为中心向以演出为中心的转换,一方面要学习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成功世界传播的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支持真实反映当今老百姓生活的戏剧、影视作品,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想,柔化意识形态宣传色彩。

 

  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国家一级演员张军以“昆曲,向世界传播中国美”为题,以自己的海外演出经验为例,指出国际文化传播首先要做到内容有趣、有创意,保证内容吸引力,其次要能够进行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观点相互碰撞、影响的效果,要多参加国际重要艺术展演,与国际主流文化形成对话,最后要在文化传播中彰显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蓬勃生机,改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同时注重青年人的传统文化传承。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认为上海故事汇聚了关于中国故事几乎所有的典型要素,比如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开放包容的精神、多元多样的文化形态、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等,都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打造上海故事的新叙事、新表述、新内涵,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认为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还有语言、渠道、以及文化形象、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他国文化价值或传播经验,要建立具有创新能力、注重传播效果的体制和机制革新,利用数字化产业发展优势,灵活把握官方与非官方、媒体与非媒体、国内和国外等影响因素,转化话语体系,注重国际的机构和国际渠道,注重文化传播内容的时效性。

 

  同济大学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解路军,以二战后德国以音乐为媒介对内鼓舞民心重建家园、对外传达和平友好心愿的生动案例,以及亲身经历的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多角度阐释后疫情时代在国际环境中传达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研究员在发言中以上海城市非遗文化传播及其对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为例,指出上海近年来在有关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方面的极大发展,有力促进了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通过非遗的各类展览、展示,开辟了世界认识上海的窗口,让旗袍、海派饮食、海派戏曲等非遗项目走出国门,还促进了非遗内容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化。

 

  上海大学教授、博导薛中军从传播学理论讨论国际传播的路径和内涵,认为国际文化传播不能忽视“媒介间性”规律,需要把控关键环节和理念。同时还要注重受众反馈、强化内涵的丰富性,通过突出文化精髓和文化标识、基础元素强化中国文化自信,并从中国救援和生态保护方面弘扬中国担当,

 

  陈圣来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将持续关注国际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等相关课题,为智库建设和学界、业界协同发展搭建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