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研究项目聚焦现代“祖辈教养”课题

发布时间:2021-10-14 作者:社会科学报

 

  10月13日,祖辈科学育孙项目社区实践推广会暨《宝贝与我的幸福时光》赠书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市老年大学,黄浦、长宁、静安、杨浦、徐汇社区学院的代表及上海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师生出席了本次活动。

 

  “祖辈教养”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家庭教育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祖辈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更是承担起越发重要的地位,在帮助新一代年轻人减轻育儿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代际冲突、教养困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树立祖辈科学育孙理念,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成为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为此,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点把研究回答解决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现实问题作为探究方向,自2018年开始启动“科学育孙万家行-祖辈课程教养2+X课程开发与推广”项目,学位点师生陆续走进社区学校和街道,先后开办了28场以“应对吃饭 ‘困难户’”“食育之道”“表扬的艺术”“巧妙沟通”等为主题的科学育孙讲堂。经由50多场研讨会、反思会、辩论会的专项反思,创生了“科学育孙家”祖辈教养课程体系,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和全国特等奖、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金晖行动”十佳项目等诸多奖项。

 

  通过入户指导、社区讲堂、微信平台、微课、情景剧等多样化的形式,上海师范大学开展了新时期家长教育课程开发的先试先行,在总结前期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宝贝与我的幸福时光——祖辈科学育孙指导》教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四章,具体就0-3岁儿童与3-6岁儿童的祖辈教养进行分述。该书是家庭教育“全新尝试”,在明确祖辈教养重要性和引导正确教养观念的基础上,全方位讲述如何进行科学育孙,以促进祖辈与年轻父母、儿童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分社总编辑黄乐教授指出《宝贝和我的幸福时光》一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家庭教育格局特点,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何慧华教授通过分析当代中国家庭养育需求和问题发现,当前中国家长对早期教养重要性的认知已经初步形成,但年幼子女的父母仍然缺乏科学知识和对其养育行为的自信,未来家长教育仍然大有可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表示,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三方通力协作,可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家庭教育痛点问题的突围与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