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上海史迹地寻踪”系列活动暨《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巡展在华东政法大学启动

发布时间:2023-03-13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伟人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98周年纪念日当天,“孙中山在上海史迹地寻踪系列活动”暨《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巡展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法剧场启动。该活动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系列活动围绕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足迹,通过联名明信片首发、巡展等多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让伟人精神走进校园。华政师生代表及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党员、团员、青年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

 

 

  上海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先生应邀出席圣约翰大学学期结束仪式,并于思颜堂二楼大会堂发表演讲,告诫青年:“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

 

  思颜堂正是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40号楼,在华政园启动此次系列活动有着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学校拥有优良的红色基因,一直致力于用好用活红色场馆育人资源,讲好传播好红色故事,进行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一体化建设,丰富百年党史“大思政课”的课程资源,拓展其辐射范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学校在过去两年大力改造提升校园整体风貌,通过拓宽步道、升级绿化、历史建筑修旧如旧等实事举措,使其作为苏州河沿线“会客厅”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在百年校园的“活化石”历史风貌中,最大限度享受大学开放空间,延续红色基因和“最上海”文脉。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党支部书记何沫与华东政法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练育强共同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华东政法大学联名款思颜堂明信片揭幕。唐波、苏敏共同为《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揭幕。

 

  在思颜堂明信片首发式上,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唐波致欢迎辞。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苏敏介绍系列活动情况。

 

  唐波表示,在这座中国最早的大学校园里,华政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块青砖都是历史的见证与缩影,承载着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法治文化、体育文化于一体的“最上海”文脉。华政通过不断努力实现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校园整体风貌融入苏河滨水景观。她希望通过此次与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管委的合作,持续深化活动形式内容,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百年校园精神谱系和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格跨越时空、滋养理念信念,激励后辈不断奋勇前行。

 

  苏敏介绍,该展作为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管委面向公众精心策划推出的巡展品牌之一,分为“立志救国 推翻帝制”“讨袁护法 捍卫共和”“与时俱进 探索新路”“抱病北上 与世长辞”和“缅怀纪念 传承发展”五个部分。在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和史料发现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图片展现了孙中山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所作出不朽功绩的革命一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孙中山逝世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实现的孙中山遗愿。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孙中山在上海史迹地寻踪”系列活动首站,同时启动《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巡展,以期通过追踪伟人在沪足迹,展现孙中山为追求建设一个崭新国家而奋斗的革命历程,从而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弘扬伟人的思想精神。

 

  本次活动作为红途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集中展示,更是孙中山先生与华政师生跨越百年的隔空对话,通过重述历史、赓续文脉、涵养初心,让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精神与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入华政校园、走进苏河步道、浸润市民心田,绽放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