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与人文学科的挑战: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跨学科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3-2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董屹泽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孙阳

 

  3月19日,由中国数智研究院、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ChatGPT与人文学科的挑战: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跨学科会议”在江苏南京顺利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油画雕塑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探索与争鸣》《史学理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澎湃新闻等学术期刊代表和媒体代表共聚一堂,从不同学科背景和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围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人文学科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展开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环节,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ChatGPT的问世与流行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广泛讨论,面对人工智能背后知识和技术的集中化趋势,人类必须通过不断反思来推动自主性的觉醒,从而在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维持人的独特性。随后,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吴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了数字与人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强调数字从来不能离开人文,因为它是人的数字化,是社会的数字化,因此数字化所面对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的问题、社会和文化的问题,对于数字化趋势裹挟下的人文问题的开放性讨论本身正是本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在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哲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符号学等多个维度和层面深入探讨了人文学科在以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南京大学王涛教授以历史学研究中的ChatGPT应用为切入点,提出了“ChatGPT能否作为史学家的工作助手推动历史学的数字化研究”的问题。王教授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节点性成果,认为ChatGPT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能力,因此从工具论的角度而言,使用ChatGPT的最佳状态是将它作为助手,在人机互动的过程凸显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地位,最终达到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理想状态。同时,王教授也强调需要警惕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集中化、高耗能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张光伟老师首先从对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分析出发,提出未来我们需要具备设计合适的prompt激活模型中的路径和节点的能力,才能使其输出更精确的答案;接着,张老师以ChatGPT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理解和基于BingGPT的古代文献结构化、数字化研究为具体案例,阐述了ChatGPT技术在中国古籍文献研究中的作用。面对可能存在的挑战,张老师认为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就如同“照镜子”,镜像的表现形式取决于人的呈现方式,我们无需担心人工智能对人的僭越与替代,因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体性力量以及推动其发展的驱动性力量归根结底是人类本身。

 

  艺术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技术的演变史。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何为艺术的本质成为了艺术工作者需要去反思和追问的关键问题。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傅军教授从ChatGPT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入手,梳理了AI绘图的发展历史并指明了ChatGPT对AI绘图能力的提升作用,认为ChatGPT等AIGC技术的使用虽然能够推动艺术走向大众化和本质化,但其始终无法代替人类的情感、想象力以及自我意志。傅教授指出,随着艺术产业链的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还面临着重新定义、两极分化、知识产权、伦理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怀有“圣人无意”的开放心态,积极思考和探索人机协作的未来路径。

 

  湖南理工学院的崔玲老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背景与现状,并提出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艺术品价值的问题。随后崔老师以ChatGPT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理解和评价为例,指出ChatGPT具备人文与科技的双向理解力、判断力和分析力,认为其“人机协同创作”的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艺术和技术交叉融合的复杂性问题,推动艺术工作者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进而共享创意和灵感,共同实现艺术目标。最后,崔老师对比了在新的语境下ChatGPT关于艺术品和人工智能艺术品价值的差异性回答,指出人工智能的艺术价值观背后存在着预设性的伦理框架。

 

  二、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的人文学科教育发展机遇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和学术体系在面对数字化浪潮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首先介绍了ChatGPT技术的现状,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已然构成了颠覆传统人文学科教育模式的重塑性力量;随后,刘教授以AI辅助生活趋势下的文科教育和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口,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的文科教育变革方向,强调数字时代的文科教育需要形成技能与意义并重的教学目标,以及由博学到慎思、由专学到通学的教育体系;最后,刘教授从教学体系重塑、教师能力水平以及教育意识形态三个具体维度强调,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关键在于基本理念的转变,人文学科教育必须直面数字化的挑战。

 

  温州大学的崔岐恩教授以“ChatGPT对话符号教育学”为题,指出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人与教育两个概念都存在着需要被重新界定的问题;接着,温教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符号及符号学的概念演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指出ChatGPT与符号教育在底层逻辑上具有共通性,并从对符号学视域下教师角色转型的分析为出发点,提出了虚拟符号为主媒介、教师退隐、意义感为本等面向未来的符号教育学观点。

 

  清华大学严程老师以“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写作与批改的尝试”为题介绍了清华大学AI写作与批改平台项目的背景和功能等具体情况,强调AI写作与批改平台的使用虽然能够有效解决教师人力资源稀缺的“痛点”,但同时不能缺少对智能工具带来的教学伦理问题的反思。严老师立足后现代与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语境指出,教师以及智识者的身份将随着智能工具的应用从回应者转为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推动主客体之间认识过程、实践过程以及价值实现过程的集合。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张利文副研究员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指出,学术论文的价值取决于作者提供的思想观点,而目前不具备主体性的ChatGPT无法代替人工写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支撑。针对人工智能参与写作的问题,张老师以机器查重导致的学术异化现象为例进行分析,强调人机区别是可以被鉴别的,ChatGPT虽然可以提高人类创作的效率,但无法替代优秀论文的创作。因此张老师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重新回归人文学科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以及观点的创新性、逻辑性以及材料的真实性,防止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导致的论文写作的异化。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任曼曼副教授从数字媒体和教育技术学两个方向进行了思考。首先基于AI绘画冲击原画师行业的现实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应对技术对人类工作能力的取代的问题。接着,任老师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指出了目前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存在着地区差异的情况,认为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能面临着被科技所取代的趋势。最后,任老师对科技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数字时代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三、以ChatGPT为切入点的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反思

 

  人与机器智能的关系问题是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思考的核心所在。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理性边界的不断挑战甚至僭越,哲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分析对于当今的数字与人文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南京师范大学吴静教授以对现代性视域下的视觉中心主义和大数据可视化过程的分析为基础,指出了数据分析中存在的可视化陷阱问题,认为数据的可视化并非一种客观性的呈现。随后,吴教授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成方式强调,在ChatGPT时代出现了从可视化到话语言说的变革,ChatGPT输出的回答则依赖于人类输入的提示词和采取的提问方式,因此这种机器学习的生成模式则有可能导致认知的中心化和知识的集中化。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在适应科技加速主义的变革的同时反观人类自身则成为了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南京大学戴雪红教授从性别偏见与资本逻辑的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权力伦理和价值导向问题。戴教授基于对ChatGPT的使用案例和数据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程序开发者的比例失调问题容易导致技术成果存在潜在的偏差与偏见,但ChatGPT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在机器学习主导的未来将可能成为打破固有的性别偏见和性别二元论、推进性别平等的强大推手。最后戴教授从赛博格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与技术的复杂关系,提出要以警觉的态度面对技术的发展,确保技术对女性主义原则的确立发挥促进和推进作用而非破坏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张福公副教授基于唯物史观立场分析了人工智能背后的科技意识形态,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作为当前最先进的技术范式,其本质是资本关系支配下的一般智能(即社会智能)的对象化—物相化产物。其次,张老师从现实抽象和形式抽象两个维度进行揭示了ChatGPT技术的社会历史本质和拜物教机制及意识形态功能。针对ChatGPT技术对人文学科的挑战,张老师以柏拉图洞穴比喻为模型引申出了“AI洞穴”概念,强调ChatGPT提供的知识是被算法所建构和筛选出来的平庸的常识,而真正的创新、价值和情感反而在这过程中被掩盖。

 

  此外,中国微软Azure AI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组专家成员、厦门大学博士生詹好从技术层面分析了ChatGPT的内部构成和能力,指出ChatGPT通用性的实现在于其基础模型和Transformer模型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而并非是对人类心智的模拟。河海大学博士生金姿妏从资本操纵、ChatGPT对人类能力的替代以及生产力革命等方面说明了ChatGPT被大规模关注的原因,并基于数字与人文研究指出在ChatGPT的应用下,人们的思维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着交互式的改变,因此在技术主体性不断凸显的时代,如何借助数字技术重思人文概念、人类如何进行自我安置成为了我们要去面对的真实但难以完全回答的问题。

 

  在会议闭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强教授在致辞指出,面对越来越微妙而复杂的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类引以为傲的理性正遭受着数字化的挑战,机器智能正在愈加接近、乃至超过人类的极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学者应当主动肩负起应对科技发展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的责任,而这也恰是我们今天进行数字与人文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次会议的讨论聚焦于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人文学科影响的关注,与会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深入探讨了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社会效应,围绕技术本身与数字技术应用中的人文精神、伦理价值等不同层面的现实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跨学科交流与融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