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年)》新书发行会成功举办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融合和传承保护
2023年5月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年)》新书发行会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价值重构 活态传承”为主题,通过4个主题论坛、1场新书发行仪式、1次赠书活动和1场论坛主办权交接仪式,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对话沟通平台,探索数字技术与非遗保护、数字非遗与消费经济、数字非遗与传播效能等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与新趋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融合和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弘扬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文明互鉴、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语境下,数字非遗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市场环境。本届论坛汇聚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海内外一流院校的非遗领域专家学者、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及国内非遗业界精英,以面对面的形式共同分享与探讨非遗数字传播的核心问题、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年)》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主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年)》新书启幕仪式,并评价这是一本 “珍贵、重要、特殊”的研究成果。薛可主编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介绍,研究报告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研究,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数字非遗联合课题组共同完成,以2021-2022年上海、北京、兰州、洛阳、扬州、广州、苏州等15个省市的11952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聚焦数字技术与非遗传播的融合,是国内第一本聚焦非遗数字传播的研究报告,具有详尽论证数字技术如何具体运用于非遗传承保护和传播中的数字性特征、力求调查结果结论能够为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实践提供帮助的社会性特征、回答了非遗数字化传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的传播性特征和结合了最新数字技术和文旅场景,关注了数字非遗的前沿运用的前沿性特征四大特点。
在随后举行的赠书仪式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从本书主编薛可、郭斌手中接过赠书。李新碗指出,纸质藏书兼具育人价值与传承价值,交大图书馆将用好、藏好这份图书,在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业界聚焦数字非遗发展趋势
“数字非遗:新时代、新发展、新趋势”主题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非遗数字化传播开展了兼具前沿性、交叉性、经典性的主题发言。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主任郭斌围绕数字非遗传播与传承,探讨AI、群智、美学、非遗、文化传播等多元知识融合与创新实践,革新非遗文化体验方式,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播与传承形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主张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下,故事感、未来感、体验感是文化产品开发的目标,也是地方文化元宇宙建构的手段和进路。苏绣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邹英姿着重介绍了苏绣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展示了苏绣精妙的针法技艺,以自身多年传承与坚守充分展现可贵的匠人精神。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薛可分享了非遗活态化数字传播的思考,提出非遗的冰封之痛、解封之则、破冰之举,主张解决非遗现存的区隔性、代际性等困惑的路径之一就是让数字化表达“活”下去、非遗数字化内容“潮”起来、非遗数字化展示“传”出去、非遗数字化消费“新”推动,以此带动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与重视,促进非遗保护与利用,强化非遗的经济效用。
“数字技术与非遗保护”主题论坛中,与会嘉宾就数字技术运用、数字创新实践等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主题分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耿国华详细介绍了采集、管理、修复、展示四种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实践,认为信息新技术与文化融合是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蔡丰明提出了非遗保护阶段、非遗传播阶段、非遗融入阶段三个环节的保护历程,强调运用科学手段对非遗资源进行图谱化、可视化处理,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视觉中国副总裁王钧基于产业实践经验强调用数字技术思维、社会化思维、共享思维、融合发展思维推动文旅事业发展。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韦俊全基于非遗传播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相对话的视角,分析歌仔戏面临的传承症结,进一步提出需做好歌仔戏创作者与传承人、歌仔戏剧种与剧目的守正与创新。
“数字非遗与消费经济”主题论坛着眼于经济视域下的非遗传承保护问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基于山东非遗实地调研情况强调非遗互联网电商对提高非遗产业贸易水平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上海星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宇翔分享了传统文化与元宇宙游戏的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游戏案例,期待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进而喜爱非遗、传承非遗。帝国理工学院设计工程学院殷源关注非遗保护领域中的知识付费模式,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知识付费对于非遗传承的影响。
“数字非遗与传播效能”主题论坛中,学者们围绕非遗传播效用展开探讨。上海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非遗传承研究》集刊主编陆建非认为借助数字手段传播非遗已成为非遗教育的一种趋势,也是“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推进方向,但在过程中需避免操之过急甚至被功利所误导等错误倾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祥辉探究了中国传统婚礼的当代传承与数字化传播,他肯定了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介技术对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认知的影响,主张借助数字化技术复兴和推广中国传统婚礼。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柯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语境下,数位人文赋予并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的重要学术实践,有助于深入理解近代剪纸行业中的主体性、互动性与认同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思晨围绕“祭祀”、“数字化”、“青少年”等核心关键词,从仪式传播和文化记忆的视角探讨青少年黄帝祭典文化认同的传播效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鲁晓天基于媒介形象理论和“认知-情感”模型,使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人民网微博发布的有关非遗的博文及其评论进行分析,从发布主体和受众认知两个方面探讨非遗的媒介形象。
薛可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语境引发了非遗传承的新思考。本届大会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的新问题与新趋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为契机,希望持续为政、产、学、研等领域相关人士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数字非遗的高质量发展,期待为非遗数字传播发展贡献思路与智慧。(图/王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