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08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 晖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洪晓楠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 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话语上的垄断,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文化根源和物质基础,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人民群众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新中国的缔造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和深入推进,根本密码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的价值原点和逻辑主线,五大特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4亿多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所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基于“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着力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心系民生,着眼于人的生存发展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使命;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坚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伟大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对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文化对于现代化的作用也是把“双刃剑”,文化能否正向推动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文化的特质禀赋及其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是否相适应。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相较于其他世界古代文明,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滋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秉持批判性继承的科学态度,在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并以从中萃取的独特智慧和历史自信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使人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中,物质基础是首要的,是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物质文明发展进步。近代以来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更不可能建成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宣言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洪晓楠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他的专著《经济成长的过程》(1951年)、《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年)和《政治和成长阶段》(1971年)中把各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归纳为五个或六个阶段阶段,提出了著名的经济成长六个阶段的理论。罗斯托将《经济成长的阶段》这本书的副标题命名为“非共产党宣言”,在理论上论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合理,逐步形成了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如果说罗斯托关于西方现代化的著作《经济成长的阶段》是美国或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的“非共产党宣言”,那么,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共产党宣言”。

 

  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立论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西方文化中心论、社会进化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过渡、发展的内因论、发展道路的同一论。其中,西方文化中心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主旨。西方式现代化理论有过于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美国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因此,它把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等同类比,认为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现状不过是西方国家已经经历过的一个阶段,所以其发展道路也与西方同样,要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不发达走向发达。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道路,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先来后到、速度快慢,并无道路不同。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迟到的原因只是其文化传统和制度结构不利于现代化发展,只要积极学习西方文明,全面西化,就能赶上西方,实现现代化。显而易见,西方式现代化理论过分夸大了现代化的共性,忽视了现代化的民族特性。

 

  综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作一个简略的比较,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与“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贫富分化两极对立”的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与“物质主义盛行”“单面社会”“单面人”“不健全的社会”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对外扩张掠夺”式的现代化;“并联”式的现代化与“串联”式的现代化;给他国提供借鉴、提供新的选择的现代化与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人口是十亿级的,超过现有现代化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实现现代化,将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让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看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又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摒弃了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现代化=西方化”的思想,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打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思维定式,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应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第一次打破了西方式现代化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摆脱了西方的制度框架、政治模式和文明体系,超越了依附发展、梯度进化、资本主导的宿命陷阱,改变了“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把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思维范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建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AZD013)阶段性成果]

 

                 《社会科学报》总第1832期1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