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建安全韧性城市

发布时间:2023-03-09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希东

  ● 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理顺转换机制,提升防范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能力,让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成为各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治道变革的紧迫议题。

 

  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文明产物,是促进人类政治变革、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产生污染加剧、气候变化、社会极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新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多发频发的极端灾害事件,如2022年夏天的极端高温等,迫使各国城市政府为应对各类不确定性危机、风险、挑战,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国家幕后走向国际前台,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试图为应对潜在危机做好最充分准备,打造“惊涛骇浪中不沉没”的“韧性城市”,成为当今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城市治道变革的大趋势。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以城市为主体、助推韧性建设的城市间网络蓬勃发展,如C40气候领导网络除了为城市提供危机管理知识共享门户外,还成立了全球市长COVID-19韧性工作组,通过不同方法的评估,提供融合公共卫生、经济公平和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建设策略。这预示着安全韧性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目标。

 

  韧性城市建设:重大空间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全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城市万亿俱乐部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国际化水平持续升级,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以城市为载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但同时也引发了“大城市病”、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短缺、城乡与区域差距依然较大、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各类极端灾害累积多发等“不平衡、不充分、不确定”的诸多社会问题和风险挑战。过去三年的防疫实践,充分验证了安全的极端珍贵和重要价值。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理顺平战转换机制,提升防范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能力,让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成为各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治道变革的紧迫议题。

 

  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表明,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打造具有抵御力、适应力、学习力、恢复力的韧性城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空间战略选择,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管齐下提高城市韧性水平 

 

  城市韧性的定义为“城市系统及其居民在各种冲击和压力下保持正常运作,且积极适应并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对自然和人为的、突发和慢性的、预期和未预期的灾害进行评估、计划并采取行动,以对潜在危机未雨绸缪和积极应对。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共建共享的系统工程和集体行动,但关键因素有三个,即人、场所和治理三大支柱。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者重点围绕“人、场所、治理”三个维度,提出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思路及建议。

 

  一是以满足需求为主旨、以能力建设为根基,全面培育具有韧性的市民群体及团结向上的城市品格。一座城市从容应对不确定性灾难及其恢复重建,关键在“人”或“人心”,市民拥有健全的公共服务、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互帮互助的社会团结凝聚力、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打不倒、压不垮,才是城市转危为机、开辟新机的力量源泉。其战略重点包括:扩大社会服务供给,为所有市民提供均等、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所有群体生存发展之需;针对极端炎热或极端寒冷天气,为市民提供基本的纳凉或取暖服务;降低污染,让所有民众享有清洁的水、放心的食品;强化应急准备、急救服务与急救培训,开展沉浸式模拟演练和培训,增强应急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实解决各种不平等问题,遏制城市贫困,促进群体间的互动与融合,着力提升弱势群体对突发危机的应对能力;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汇聚并拓展团结互助的正能量;构筑专业化心理服务体系,提高市民心理韧性;提供高效便利的灾害预警及信息服务,打造高质量风险沟通体系。

 

  二是以本质安全为前提、以功能互补为依托,全面营造开放、共享、安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或场所。伴随市民生活居住、流动穿行的各类室内外场所或空间设施,能够保持本质上的安全、空间功能互换互补,是城市韧性的重要基础。从性质和类型而言,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场所的安全韧性建设。其一,积极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努力消除老人、小孩在家庭当中面临的安全隐患。其二,智能化监测地上、地下各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建筑楼宇、水煤电气、路桥隧铁空、网络电信)的安全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其三,规划建设足够的应急避难场所、传染病医院、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并明确签订体育馆、学校、宾馆等空间的应急征用共享协议,为突发疫情、重大灾难中的危重病伤员救治提供强大的空间支持。其四,以韧性的思想理念,切实推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实现“颜值”和“韧性”并举。

 

  三是以适应变化为基调,以治道变革为动力,全面构筑促进城市韧性发展的敏捷善治体系。政府制定强有力的应急计划,是确保城市韧性的核心所在,但除此之外,更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治理创新和适应能力,以有效管理不断变化的环境或可能发生的风险,提高城市应对破坏性事件和缓解潜在冲击和压力的能力。对此,重点需要强化以下几点。其一,从国际视野出发,与全球城市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朋友圈,及时掌握全球风险趋势、特点,分享各类知识、信息,制定实施有助于自身更强大的宏观政策、施政议题和规划方案。其二,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互动协商机制,确保应对危机中行政力、市场力、社会力的平衡互促,防止发生类似疫情封控中由于市场力量的缺失而带来的较为棘手的保供问题。其三,实施城市韧性建设中的首席执行官制度,根据灾前准备—灾中应对—灾后恢复的全周期治理理念,组建统一的负责牵头机构或部门,高效统筹,分工合作,科学评估,构筑强有力的纵横向跨部门协同机制,避免政出多门,保持政令畅通,提高政府应对重大风险危机的整体合力。在普通型重大危机预防或应对中,必要时依法赋予现场一线部门决策指挥权,从而达到快速、敏捷处置风险的效果。(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韧性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科学报》总第1844期3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