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的政治属性寓于城市发展治理中
人民城市不是一种城市形态或类型,而是城市的一种政治属性。人民城市的政治属性在实践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基本需要和享受需要的统一体,在最大比例、最大公约数和最可行方案中体现人民性,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和原则具体而生动的表达。人民城市的政治属性寓于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多个方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建设好人民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更需要把握好人民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特征,积极探索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和方式,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发展道路。
城市发展红利和发展成果的共有共享
城市通过人口、产业、资本、技术等集聚,创造、积累了大量财富。城市财富的创造,表面上看是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要素投入和使用的结果,但这些资源要素的投入和使用离不开城市居民的参与。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发展,他们是城市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城市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城市居民对城市做出的贡献有大小之分,可以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给予不同的报酬、回报,但不能以贡献大小来决定城市居民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和发展成果的机会与资格。城市发展不能只用GDP来定义,城市经济增长应该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大体上保持同步,城市发展繁荣也应该带动促进城市居民共同富裕。
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有序参与
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人,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治理的主体。城市居民的主体地位主要取决于城市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利益是否得到了维护。城市居民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有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治理,既是一个实现自己政治权利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与政府合作治理城市的过程。一方面,城市居民通过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治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城市居民的需求,发现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分配城市公共资源。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治理虽然带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更多地还是一些居民熟悉的公共事务,即便是专业性很强的公共事务,也需要服务服从于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
城市认同和城市归属上的尊重包容
包括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娱乐休闲等在内的城市文化既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又是城市团结凝聚的共同基础。城市人口集聚和流动带来了城市文化的异质多元。城市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城市多元文化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动力和魅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多元文化内含的张力又极易引发文化冲突,并带来社会对立和冲突。人民城市是文化的“熔炉”而不是文化的“火炉”,不同文化应该在交流中融合,而不是在排斥中消亡。消除城市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不是要以一种文化替代甚至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要在文化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基于共同活动、共同记忆和共同意识的城市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具有号召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居民的市民意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城市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
城市发展为城市居民个人发展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因为个人禀赋和条件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这种机会和条件的,不仅如此,市场竞争和阶层分化还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城市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城市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创造财富,还要着眼于公平地分配财富,通过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完善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城市居民都享有公平发展的权利和机会,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价值取向和发展导向上的环境友好
以山水林田湖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既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又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和游憩环境。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由工业逻辑、生产导向向生活逻辑、宜居导向转变,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发展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潮流。通过统筹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城市正在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社会科学报》总第1843期3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