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理中生活——当代德国哲学家图根特哈特的思想画像

发布时间:2023-04-06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陈 勇

  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图根特哈特(Ernst Tugendhat)于2023年3月13日在德国弗莱堡去世,享年93岁。他与尤尔根·哈贝马斯、迪特·亨利希被认为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他是最早将语言分析哲学引入当代德国哲学的拓荒者之一,而在现象学、自身意识理论、伦理学、人类学等领域,他也作出了杰出贡献。 

 

 

  图根特哈特1930年出生于捷克布尔诺的一个富裕犹太人家庭,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他的家庭先是在1938年移居瑞士,随后在1941年前往委内瑞拉定居。在图根特哈特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大决定是二战结束之后回到德国攻读哲学与古典语文学,在弗莱堡大学他师从有纳粹经历的哲学家海德格尔,1956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66年他在安娜堡的密西根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并于同年完成了他的教授资格论文。从1967年开始,他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斯坦恩贝格的马普所、柏林自由大学担任教授,并于1992年退休。退休后他返回南美,在智利的加泰罗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直到1996年,然后又在维也纳、布拉格担任客座教授。他于2005年荣获埃克哈特奖。

 

  转向语言分析哲学 

 

  图根特哈特的博士论文《Tí kata tinós——亚里士多德基本概念的结构与起源研究》(1958)与教授资格论文《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真理概念》(1967)代表了他的学术成长期。对于亚里士多德语言哲学理论的研究为他后来转向语言分析哲学做了准备,而在教授资格论文中他则尝试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真理理论结合起来。他认为,在胡塞尔的真理理论中真理是建立在证实基础之上的,而海德格尔则将真理理解为社会性的与历史性的。一种完整的真理理论应该充分考虑判断与行动发生的具体情境,也应该将判断与行动纳入论证与辩护的整体结构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真理与理性就是同义词。即便是在接受语言分析哲学之后,图根特哈特也始终没有放弃这个真理概念,并且他后来在伦理学方面的思考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一大特征被认为是语言转向,而图根特哈特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语言转向,这与他在密西根大学度过的一年时间是分不开的,从此他要与传统的大陆哲学,包括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进行决裂。十年之后,1976年他出版了《语言分析哲学导论讲座》(Vorlesungenzur Einführung in die sprachanalytische Philosophie)。在这本书中他提出要用语言分析哲学取代形而上学(古代哲学)与认识论(近代哲学)作为第一哲学,因为人类理解的表达方式只能是语言,除了对语言进行分析并不存在更好的哲学方法,他将这种哲学方法称为“形式语义学”(formale Semantik)。

 

  图根特哈特认为,传统的哲学概念,例如存在、意识与理性,都只有通过语言分析方法才能被阐明。举例而言,“存在”(Sein)这个概念是他的老师海德格尔毕生思想的聚焦点,而在他看来,“存在”只有作为一个语词,进一步说是作为语义学中的系动词才能得到理解。真理也被他视为一个语义学概念,即命题与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他认为存在两种符合:一种是现实作为尺度,命题朝向现实的符合,这个意义上的命题是理论性的;另一种是命题作为尺度,现实朝向命题的符合,这个意义上的命题就是实践性的,例如祈使句、命令句等。

 

  自身意识问题 

 

  1979年出版的《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Selbstbewusstsein und Selbstbestimmung)是图根特哈特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自笛卡尔以降,自身意识问题一直是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核心议题,自身意识是自我对于自身的意识,这就意味着自我必须同时作为认识主体与客体,显而易见这是矛盾的。图根特哈特将迪特·亨利希与他的学生所主张的自身意识理论称为“海德堡学派”,与传统的自身意识理论一样,海德堡学派依然主张一种理论性的自身意识;而图根特哈特借助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提出,理论性的自身意识是不可能的,在对于自身的认知上自我并不具有认识论上的优先地位。

 

  与自身意识理论相对,图根特哈特认为真正的自身关系必须被理解为实践性的自我规定。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海德格尔对于人的存在的生存论分析被理解为一种情绪性的与意志性的自我关联,并且他批判了海德格尔的唯意志论,认为正是这种理论立场导致海德格尔最终滑向了纳粹主义。他认为米德提供了另外一种实践性的自我规定理论,自我关联被理解为自我交谈,而自我交谈是社会性沟通的内化,因而自我规定在根本上就包含了社会规范性。他最终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发现了自我规定与真理、自由之间的关联,或者说从自我理论到伦理学的过渡。“因为我们不再相信拥有真理,所以我们可以唤醒苏格拉底经验,即在关于无知的知识中我们才远眺到了善;而在这种重新被抛回自身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一件事,即我们可以对真实的善进行追问。”(Selbstbewusstsein und Selbstbestimmung, S.359)

 

  转向伦理学与人类学 

 

  从上世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图根特哈特转向了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在这方面他总共出版了五本著作:《伦理学问题》(1984)、《伦理学与政治学》(1992)、《伦理学讲座》(1993)、《与莱蒂西亚的对话》(1997)、《我们应当如何行动?》(2000)。他一以贯之的立场是将伦理学与形而上学及神学脱钩,认为在道德领域任何先验论证都是无效的。一种理性的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体的道德情感之上的,其中最重要的两种道德情感是愤怒与愧疚,而它们与道德主体想要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愿望是分不开的。他的道德理论结合了道德情感理论与社会契约论,也勾连了伦理学与政治学。他还非常重视“平等”概念,在《伦理学问题》中就已经提出,一种有效的道德规范必须同等地满足所有个体的需求。在《伦理学讲座》中他则指出了合理的论证对于道德判断的有效性来说是关键性的。

 

  从本世纪初开始,图根特哈特转向了对于人类学的关注,他最后发表的三本著作都是这方面的:《自我中心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2003)、《论死亡》(2006)、《人类学而非形而上学》(2007)。与早期想法不同,在这个时期他将人类学视作第一哲学,因为它涉及人的基本需求与基本的生命现象。现代性的一大症结是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危机、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等问题都根源于此,图根特哈特认为神秘主义是一剂解药,在神秘主义中人与万物融为一体,自我中心主义被消解了。

 

  回顾图根特哈特的学术思想历程,给作者留下的最大感受是他始终在突破自己。作为犹太人,他选择跟随海德格尔学习,而他从亚里士多德哲学、现象学转向语言分析哲学,然后又转向伦理学与人类学,则体现了他从来没有囿于某种哲学传统。他对语言、真理、自我、道德、幸福等人类关键议题的思考在哲学领域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社会科学报》总第1848期8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