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现象的美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01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 陈志华

  悲剧性是一种与人类世界始终相伴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都出现了新的悲剧性现象,而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对此解释力明显不足。万晓高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悲剧性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21.9)应时出版。该书是作者十余年对“悲剧性”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悲剧性美学”这个焦点上的不断拓展、凝练和深化之结晶,其学术价值及特色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对于“悲剧”和“悲剧性”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清晰、细致而深入的梳理。该书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钩沉和文学作品及社会现象的梳理,扫描“悲剧”语用史、分析“悲剧”语用情况,从而明确了“悲剧”的五种指称:作为戏剧体裁的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作为审美风格类型的悲剧、作为生命哲学观念的悲剧和日常用语中的悲剧,进而指出,“悲剧”概念数千年来跨文体、跨文化和跨领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悲剧性”。

 

  该书专章讨论了文学中的悲剧性问题,认为文学中的悲剧性包括两个方面:文学创作中作家面对现实社会生活文本所体验到的悲剧性,以及文学接受中读者面对文学文本所体验到的悲剧性。这两种心理活动过程都是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面对具体文本而体验到悲剧性的一种生命活动,二者是高度同构的。文学中的悲剧性因而包括文本内部和外部两个功能:作为文学批评视角的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

 

  作者清晰地勾勒出“悲剧”发展的历史流脉,又颇具洞见地揭示出“悲剧性”是“悲剧”概念历时性发展背后的深层动因,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悲剧”和“悲剧性”及其关系的认识,对“美”和“美感”、“喜剧”和“喜剧性”、“文学”和“文学性”等相关文学美学范畴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创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颇具深度的学术观点。在爬梳中外关于悲剧性性质的诸种学说基础上,该书对悲剧性的性质作出了新界定,认为“悲剧性是人类的一种情感-认知范式,是情感和认知集于一体的范式。它给支离破碎的平淡生活赋予了形式和意义,细腻地表现了人性的繁杂性和丰富性,也是人类对不幸、痛苦、毁灭、失败、灾难、病患、恐惧、孤独、绝望、荒诞、死亡或罪恶等的一种阐释系统。”此种对于充满体验感的悲剧性性质的真知灼见,基于内省描述方法的运用,摆脱了传统悲剧理论的单纯逻辑推证方式,真正回归了生命本真,从不断变化的丰富鲜活的各种文学中的悲剧性书写和生活里的悲剧性现象中汲取养分,从而使“悲剧性”理论拥有更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更持久的理论生命力。

 

  悲剧性内涵及成因的探讨是悲剧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不同于以往文本内部特质说和受众心理效果说两种阐释思路,作者提出将“缺憾感”定义为“悲剧性”的核心意涵,“悲剧性指人在一定语境中面对一定对象而产生的生命中不可弥补的缺憾性体验或缺憾感,也即缺憾情致。”该书还创造性地提出,悲剧性生成源于文本、主体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三者的契合,而三者契合则源于价值情感的共鸣,“对比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共同作用就成了悲剧性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整体性原则与对比原则二者相互循环支持”。这一系列关于悲剧性生成机制的探索颇具洞见,都是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其中,文本、主体和语境三维动态系统生成论取代了现成论,实现了研究方法观念的根本性革命。

 

  三、创建了“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中外学术史上关于悲剧和悲剧性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迄今为止,尚无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该书以“悲剧性”为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在探讨“悲剧性是怎样生成的”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存在、范畴、生成、特征、文学显现及功能等方面,系统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和文艺作品中的悲剧性现象,体现出清醒深刻的理论体系建构自觉及创新实践。这种体系建构意识既体现为宏观层面上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建构,又体现为微观层面上对悲剧性现象类型、悲剧性特征等方面的整体性论述。

 

  悲剧性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因而,“悲剧性”的相关问题必然是“人”的问题,每一个时代、文化和种族的人们都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着自己的“追问与回答”。于是,该书提出,生命性、必然性、悖论性、和谐性、多样性等是悲剧性的重要特征,认为对此问题的探索和推进,自然表征着“人”的社会实践和精神实践所达到的深度、高度、广度、强度、韧性和张力,表征着不断生成的“人”的历史状态;对“悲剧性”现象的新的文学表达和理论探索,也自然表明人性、人情、人道和人权的终极关怀与历史理性的温情呵护又一次庇佑人间所达致的新境界。

 

  该书在理论体系建构中,综合运用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内省描述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提升了研究的思想深度。值得肯定的是,该书在理论体系建构中,保持着清醒的开放意识,认为本书并非要取消或代替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而是试图为解释包括文学艺术悲剧性、社会生活悲剧性在内的人类社会一切悲剧性现象增加一种更具解释力的悲剧性美学研究范式的选项。”这本《悲剧性美学》具有理论开拓性和原创性,作为迄今所见唯一的一部专门、系统地研究“悲剧性”的文学美学理论著作,它必将在文学理论和美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社会科学报》总第1851期8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