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料形式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心灵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曹青云

  心灵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意识、灵魂、心灵为何物,思考意识和身体或意识和大脑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代哲学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分支领域之一。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亚里士多德心灵哲学研究”(17CZX042)为处理“身心问题”建构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澄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与心灵哲学诸流派之间的关系,挖掘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当代价值。

 

 

  当代心灵哲学诸流派与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及他对“身心问题”的回答是“质料形式主义”的,这是一种在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二元论和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物理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间路线”不同于当代心灵哲学中处于实体二元论和强的物理主义之间的流派,如“属性二元论”“功能主义”等,因为他持有一个独特的本体论及与笛卡尔以降的时代不同的世界观。

 

  二元论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和身体的关系视作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关系,它们要么是分离的二元实体(实体二元论),要么是不同类型的属性(属性二元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和身体的关系视作性质与物质实体的关系,即灵魂是随附在身体之上的性质或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和身体的关系视作功能与物理系统的关系,即灵魂是在某个物理系统中实现的功能。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符合上述心灵哲学诸流派的解释,他认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质料形式理论”不是关于实体的“构成部分”的静态分析,而是关于实体的生成与存在的原因理论。质料和形式不是构成一个实体的不同部分——犹如物质载体和属性,而是生成实体的两种原因——形式是实体生成所依据的本质或原则,而质料是实体从之而来的物质起点。任何可感实体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生成的,因而它具有一个复合结构。在这个复合结构中,形式对于质料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因为它是质料如此这般存在和运动的目的。亚里士多德用“潜在性”和“现实性”这对概念来解释质料和形式的关系:质料是潜在的实体,形式是现实性,而生成的实体是现实的实体。一个可感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形式作用于质料并将自身实现在生成的实体之中,或者说质料从潜在者变成现实者的过程,因此,当一个可感实体通过生成得以存在时,质料和形式是在彼此之中的,即它是一个“在质料中的形式”或“在形式中的质料”。因此,可感实体是一个存在的统一体,但它具有原因结构的复杂性:形式是在本体论上优先的首要原因,质料是次要原因,并且质料是为了在其中的形式而如此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形式理论”是他的灵魂学说的本体论基础。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同时满足三条原则。一是差异性原则,即灵魂与身体(形式与质料)是不等同的、不能彼此还原的,因为它们是两种类型的原因;二是优先性原则,即灵魂在本体论上优先于身体,因为形式是质料如此这般存在和运动的原因;三是统一性原则,即灵魂与身体是一个统一体,因为由它们构成的复合实体是统一体,即质料和形式在彼此之中。然而,二元论者不承认“统一性原则”,也不承认“优先性原则”,还原的物理主义者并不承认“差异性原则”和“优先性原则”,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承认“差异性原则”并在有限制的意义上满足“统一性原则”,但他们并不承认“优先性原则”。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与当代心灵哲学诸流派之间的不兼容源自本体论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解答“身心问题”的一般模型 

 

  亚里士多德对“身心问题”的回答包含了两个层次。首先,通过“灵魂”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表明,灵魂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形式和在本体论上优先的本原,而身体是展现这种本原的质料;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是内在本原与展现着本原的物质实体的关系,而灵魂作为“内在本原”的意义有三重:它是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因此,由灵魂和身体构成的生物体具有一个内在的原因结构:灵魂是首要的本原——它是本质、目的和推动者,身体是次要的本原——它是实现目的的载体、手段和受动者。

 

  其次,灵魂与身体的关系集中表达在生物体的灵魂活动(营养、感知和理智)之中,这就是“灵魂如何对身体产生原因效用”。任何灵魂活动的主体都是复合实体(即生物体整体),任何灵魂活动都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的双层机制协同作用而产生的,这就是“双层原因机制”的一般模式。外部原因机制是,外部对象(食物、可感性质、可思对象)作为推动者作用于生物体整体,内部原因机制是,灵魂作为推动者作用于身体,并且灵魂和身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外部对象和灵魂并非一个线性原因链条中的两个动力因,这是一个非线性的、双层原因机制,灵魂是这个原因序列中的原初动力因,因为它决定了何种事物能够作为推动生物体的外部对象,而外部对象是辅助动力因,它在本体论上处于从属地位。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同时作用于身体,因此,身体的运动既是灵魂作为内部推动者在身体中实现自身、又是接受外部对象刺激的产物。所以,一个灵魂活动是由内在的灵魂“使用”外部对象推动身体而产生的运动;这个活动既是在身体之中的接受外部性质的物理运动,又是灵魂的自我实现。

 

  营养活动和感知活动 

 

  这个双层原因机制的模式在亚里士多德论营养活动、感知活动和理智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展开。营养活动不是“纯粹的”物理生理运动,它不能完全由物理规律来决定或由物质元素的性质来解释,而是在营养灵魂“统治”之下的物理运动。营养灵魂是整个动力因链条的发端,也是整个活动的目的,而食物是辅助动力因——它在本体论上是依附于营养灵魂的。因此,营养活动被定义为“生物体摄入食物,食物在火和热量的作用下被消化并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这个运动是由营养灵魂引起的并且为了保存实体(即动物体)自身”。这个定义包含了形式和质料两个方面,即营养活动是“在质料中的形式”。

 

  类似地,感知活动既不是一种纯粹的物理运动,也并非一种单纯的认知意识,而是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对象的可感形式(如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冷热、形状、运动、数量、时间等)的特殊的物理运动。这种物理运动是由感知灵魂作为首要的原因引起的,并且这个运动的目的就在感官运动之中。因此,一个感知活动既是感觉器官的物理运动,又是感知灵魂的自我实现,它也是“在质料中的形式”。

 

  理智活动的特殊性和连续性 

 

  理智活动与感知活动和营养活动相比具有特殊性,尽管它也是用灵魂活动的双层原因机制来解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活动的定义不包含质料方面,即身体器官的物理运动并不在理智活动的本质构成之内。但是,人的理智活动仅仅在定义上与身体可分,在存在上是与身体不分离的,即它总是实现在“拥有理性灵魂的身体”之中。人的理智活动的实现必须以其他灵魂活动为基础,如想象、记忆和感知——这些活动都在定义中包含着身体运动。因此,理智活动是在人作为灵魂与身体的整体发展到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活动,这种活动运行在理智实在和知识的领域之内,这就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

 

  因此,对于理性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立场也不是二元论的。这是因为,“理性活动”和“身体运动”并非完全分隔的、不可沟通的存在类型,相反,一系列复杂的物理运动的目的就是实现理性活动,这两个“类型”是连续的、递进发展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质料形式主义的”灵魂观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论:在人的身体之中的灵魂从质料化的显现或效果向非质料化的显现或效果的发展。在这里,质料和非质料领域的区分是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非不可跨越的存在界限和认知鸿沟。

 

              《社会科学报》总第1853期6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