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媒介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20 作者:李培龙

  11月18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媒介与江南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县报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近代媒介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近代媒介与地方社会”的主题进行了两场主旨报告和两场分组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徐茂明教授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指出,这次会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会议,希望与会学者通过此次会议提供的交流机会,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激发自己的学术灵感,为历史学和新闻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唐力行教授指出,历史学与新闻媒介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学是过去时的新闻学,新闻学则是现在进行时的历史学。历史学离不开新闻学,新闻学本身也参与历史发展进程。新闻学和历史学的对话显示出当代历史学发展的新趋向,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促进历史学与新闻学的进一步交融与发展。

 

  主旨发言中,苏州大学朱小田教授、复旦大学张仲民教授、上海大学孙藜教授、上海大学王敏教授、常州大学葛金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张盛满教授作了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主旨报告。

 

  苏州大学朱小田教授从媒介社会导向的角度分析了《点石斋画报》中祥异事件对世人进行的社会导向,借以认识近代媒介对民间影响力的发挥,由此了解民间社会的一般思想,并对晚清媒体的近代性做出判断。指出《画报》意欲在民间世界构建起与精英社会相通的自然认识论,并使之成为其他社会导向的依据;其着意强调异兆中的凶兆,意在影响人们的时代认识,同时又以预示性的吉兆粉饰太平世相,暗示皇权存在的合理性;其反复强调异兆的因果示戒之功,力图左右世人的人格取向并使之付诸生活实践,整体暗合于祥异事件中的命运观表达,体现出浓重的传统底色及沉重的现代步履。

  

  复旦大学张仲民教授从“请客政治”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阎锡山统治山西过程中推行的若干重要举措及其影响,揭示出阎锡山所谓的模范省建设不过是“纸面政治”。指出山西模范省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流行开来,得益于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统治技巧,以及高明的标榜和宣传策略。这种策略性的“请客政治”尽管可以暂时获得一些人的认可与赞扬,但终难掩内部“落后”不“文明”的现实。

 

  上海大学孙藜教授探究了晚清士人早期电报想象的不同类型与情境关系,藉此重新发掘“博物”这一中国内生传统知识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指出“博物”尽管在经史子集主导知识框架中居于边缘地位,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却在深层接引了晚清士人的电报想象,实现了从边缘知识到核心知识的转换。这一转换显示出对知识架构及“道器”深层宇宙观的挑战,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博物”传统的重构与西方新“博物学”新知识型的扩散。

 

  上海大学王敏教授以1897年上海《苏报》诽谤郑观应事件为个案,聚焦郑观应在面对报纸揭露其个人隐私、诽谤其人品时的表现,认为郑观应对《苏报》诽谤的态度与应对之策,既有出于中国传统观念和清政府官员身份的自然的或者说是本能反应,也有根据上海这样的口岸城市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主动应对之策,反映出最先接触报纸的中国人对其舆论功能的认知特点和应对之道。

 

  常州大学葛金华教授借近代地方报刊“人力戽水”叙事的变迁,观察城市化进程对江南人的真实影响,以及城市化被战乱打断后,重新接续的困难和挑战。指出人力戽水一方面成为有伤风化、落后低效、农业萧条的代名词,一方面也逐步成为“江南风景”的一种审美符号而被文学、摄影和影视等新的媒介所传播和经典化。“人力戽水”风景屡禁不止背后展现出的是江南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曲折过程与妥协现实。

 

  中国美术学院张盛满教授以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姚民哀为例,看民国上海边缘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指出姚民哀为实现“立功”的传统夙愿,在多种身份间不断调适与选择,从革命家、小说家、剧论家到报人乃至说书人,最后以附逆者身份悲剧收场,其多样复杂且悲剧的人生经历,典型地呈现了是时上海乃至中国知识分子的徨惑与困境,为探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日常行为以及群体命运提供了生动的文本。

 

  闭幕式由上海大学孙藜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作交流发言,上海师范大学洪煜教授作会议总结发言。黄旦教授分享了他近年来致力于推动的新报刊史研究路径,指出之前的报刊史研究主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的作用,新报刊史的研究则注重从媒介本身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报刊作为观察中国历史变化的一个视野,以此重新看报刊与历史的关系。洪煜教授表示此次会议中新闻学与历史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了各自学科的发展,期待新闻学与历史学之间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近代媒介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是上海师范大学洪煜教授领衔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县报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之一。自2021年起,课题组通过调研方式,走访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江西、山西、河南、广东等多省市县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高校科研院所,已整理完成近300万字的资料。以中国近代县报研究为基础,项目组多位成员已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2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项目重要成果《中国近代县报总目提要(江苏卷)》将于2024年出版。(社科报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