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诗路”上的文化故事:东亚汉诗史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20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等

 

  2024年10月19日,东亚汉诗史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在内,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学者的80篇论文入选本届研讨会。大会由中国韵文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

 

 

  在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蒋明军副校长致欢迎辞,赞赏了各位学者为东亚文化交流研究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延边大学前校长金柄珉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肖瑞峰教授、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副会长曹旭教授分别作为嘉宾致辞。曹旭在致辞中深情吟诵了日本学者海村惟一教授为大会所写的贺诗。在《东亚汉诗论丛》(第2辑)新书发布仪式上,上海师大社科处姚潇鸫处长评价了严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团队所取得的不俗成果。上海师大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肖瑞峰教授围绕《日本汉诗史·王朝卷》的写作构想,从“开新、通变”等角度进行了阐发;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从日本汉诗的李杜接受史谈及东亚汉诗的李杜接受史问题。王小盾教授、绀野达也教授分别针对域外汉诗及汉诗与东亚文学的关系提出新见。在下午的平行论坛12个分会场中,与会学者分别聚焦“东亚汉诗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东亚汉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东亚汉诗的传播与交流”“东亚汉诗在当代的传承与新变”等多维视角进行探讨,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各会场研讨气氛热烈,不断激发学术火花,在切磋中取得共识。

 

 

  吴留营副教授的大会总结报告从东亚学者共同议题的“相映成趣”、学界对历史遗存的东亚汉诗作品“著手成春”、东亚传统文化研究“蔚然成风”等现象进行了述评。严明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鼓励青年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推进东亚汉文学研究而不懈努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先秦以来,诗歌的发展史光辉灿烂。千百年间,用汉字书写诗歌,也是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文人抒情达意的主流方式。千百年间,汉语成为东亚文化交流的共通语言,汉诗成为东亚文化共同体的交流媒介。时至今日,创作汉诗仍然是东亚文化人的雅兴。研讨汉诗,成为东亚各国学者汇通精神力量的一种模式。东亚汉诗史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述“诗路”上的文化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贡献诗歌的力量,是高校学者进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